「2018兩岸企業家峰會」11月4日在廈門舉行,這是兩岸民間最高層級的經貿交流平台,也是兩岸企業界一年一度的盛會,各方高度期待兩岸企業家在這個盛會中能共謀發展、共創商機,讓兩岸人民共享經濟成長所帶來的甜美果實。 「兩岸企業家峰會」於2013年7月25日成立,是以兩岸企業家為主體的常態性、長效性,具有務實性、權威性、開放性、及互動性的民間最高交流平台,參加的會員都是兩岸的指標性企業,對於兩岸經貿關係的推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。 尤其是自從2016年5月20日台灣政黨輪替後,兩岸官方協商、交流就已經停止,但是兩岸和平發展所須處理之事眾多,不可片刻中斷。因此,在這個關鍵時刻,為了讓兩岸和平發展能延續下去,雙方民間與企業交流要扮演更積極的角色,也更突顯「兩岸企業家峰會」的重要性。 2013年11月4日「兩岸企業家峰會」在南京舉行第一次峰會,成立七個產業合作推進小組,包括:第一,宏觀經濟交流;第二,能源、石化、裝備業;第三,金融產業;第四,資訊家電業;第五,生技與健康照護產業;第六,中小企業;第七,文化創意產業。今年又特別成立「智能製造及裝備產業合作推動小組」,讓兩岸產業交流合作更加全面。 而歷屆峰會探討的主題非常契合兩岸經濟發展之需要,包括:2013年探討主題為「兩岸產業合作新局:挑戰與對策和兩岸經濟轉型與產業合作」;2014年為「深化企業合作,推動轉型升級」;2015年為「創新合作模式,促進產業融合」;2016年為「企業創新合作,產業融合發展」;2017年為「兩岸產業融合發展:新形勢、新商機、新思路」;2018年為「中美貿易磨擦下的兩岸經貿合作」、「台商參與『一帶一路』商機及惠台31項措施相關內容」、「5 G應用及產業創新」等。 而本(第六)屆峰會舉行時間是在台灣地方公職人員「九合一」選舉之後,能夠讓兩岸企業界在第一時間知道台灣最新民意的走向。而台灣最新民意就有如高雄韓國瑜準市長提出的「貨賣得出去」就是要加強兩岸經貿合作;「人進得來」就是希望大陸及其他國家多一點觀光客到訪,為台灣經濟成長注入源頭活水。     自從「兩岸企業家峰會」成立至今,許多兩岸重要的企業家在這個平台結識,成為策略聯盟的合作夥伴,而峰會也提出許多前瞻性的建議,並有節奏地在落實中,為兩岸經貿發展與產業合作搭起了全方位的交流平台,創造出無限的商機,成效非常卓著。特別是當前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、第一大出口與第一大進口地區、最大的順差來源,在兩岸人民往來與經貿合作這麼密切的情況下,雙方還是要持續走和平發展的大道,讓兩岸同胞都能「安居樂業」。 「安居」,必須有個和平穩定的大環境,則兩岸絕不能打兵戎相見,也不能有緊張對峙的情況;「樂業」則必須經濟發展,民生樂利,這也需要兩岸優勢互補,共創雙贏。如果兩岸企業界能依照「兩岸企業家峰會」的建議去推動,那一定可以為兩岸企業合作再創新局,讓雙方人民都能「安居樂業」。 尤其是當前在中美貿易磨擦下,兩岸若能強化新興產業合作,共同研發技術,制定規格標準,合作開發生產,必然可以開創兩岸產業優勢互補,提升產業的競爭力,共同因應經貿全球化所帶來更激烈的競爭與更嚴峻的挑戰。 總而言之,在兩岸當前政治氛圍不佳的當下,更需要兩岸企業與民間的力量來維繫兩岸和平發展的關係,「兩岸企業家峰會」是兩岸企業合作、共創全球商機的重要平台,兩岸當局都要高度重視,協助落實會議結論,讓兩岸企業能穩健發展、雙方人民都能「安居樂業」。 (作者鄧岱賢,台灣標竿企業促進會理事長)  【大華網路報】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 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dswvamc6190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